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跟踪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和技术动态;具备研究新技术、设计开发新系统的基本能力,能在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生产、应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 5 年左右,达到的目标具体量化为:
目标1: 爱党、爱国、爱民,具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目标2:能够有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知识,针对解决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制订合理有效的应对方案。
目标3:在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中,能及时跟踪电子信息领域的理论前沿和技术动态。
目标4: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专业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与交流,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
目标5:能够胜任电子信息工程师岗位工作,具备技术或管理骨干、项目或团队负责人的素质与能力。具有不断提升的职场竞争力和全球化视野,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不断完善和拓展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毕业生能力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具有发现和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各类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具体达到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政治思想与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体、美、劳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智育方面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电子信息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和信息处理方法,具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达成专业培养目标。
1.工程知识
具备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1.1 掌握数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电子信息领域问题的恰当表述。
1.2 掌握电子信息领域需要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1.3 具备电子信息学科较宽厚基础理论,并结合数学、自然科学相关知识,能够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问题综合推演和分析。
1.4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的电子系统设计等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其应用于电子信息领域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2.问题分析
能够运用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工具获取相关专业信息,同时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知识和原理,辨识复杂工程问题所属的学科领域和关键环节。
2.2 能够基于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知识,运用数学模型、图纸、图表和文字等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正确表达。
2.3 能够基于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知识及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并能进行多方案比较与选择,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基本原理,并运用文献、规范、标准等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获得有效的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技术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节能环保等因素。
3.1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 能够根据电子信息工程特殊需求,提出合理的设计、设备选型、运行与管理技术方案。
3.3 能够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比较、优化和开发,提出复杂电子信息领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3.4 能够在安全、健康、法律、环境和文化等多约束条件下,从技术、经济角度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4.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计算,能够正确、严谨地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实验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掌握自然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基于专业基本知识,能够针对电子信息工程工程领域中的具体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设计、实施实验的能力。
4.3 能够正确选用和操作实验装置,正确、安全地开展实验研究,并能正确收集数据。
4.4 能够严谨地处理、分析与解释实验数据,研究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并通过信息综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互联网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工程软件实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领域常用的仪器设备、信息技术工具、现代工程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够运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常用的设计、分析工具及工程技术手段,对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 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
理解工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具备电子信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角度对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问题解决方案及其实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电子信息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够分析和评价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制定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时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因素,能够就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同时在制定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时充分考虑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理解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
7.2 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职业规范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认识到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加以判断和自我约束。
8.1 有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国情,身心健康,热爱劳动,明确电子信息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8.2 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严谨求是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够在电子信息实践中自觉遵守。
8.3 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并能理解和包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9.个人和团队
具有团队合作、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共同达成工作目标。
9.1 能够理解多学科、多样性、多形式(面对面、远程互动)团队中每个角色的职责及其在团队中的作用,合作共事。
9.2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团队成员,能够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共同达成工作目标。
9.3 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负责人角色,能够有效组织、协调团队工作,并进行合理决策。
10.沟通
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就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准确地表达专业见解;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在跨文化背景下就电子信息工程问题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0.1 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能够就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通过工程图纸、文稿、演示稿、图表等方式,能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
10.2 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阅读并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外文科技文献,较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沟通与交流。
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技术方案对比,并能在相关的工程实践中进行组织、协调和分配。
11.1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3 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电子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新技术发展的能力。
12.1 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认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能够适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能够持续学习,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12.3 能接受和应对新技术、新事物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
三、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 培养目标1 责任与担当 | 培养目标2 专业知识 | 培养目标3 专业能力 | 培养目标4 专业素养 | 培养目标5 定位于发展 |
毕业要求1 |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 |
四、学制
四年,修业年限3-7年。
五、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内165学分(其中必修课152学分,选修课13学分)和第二课堂10学分方能毕业,第二课堂学分修读要求见《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第二学分管理办法》。
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七、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据结构B、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PCB设计与实践、嵌入式系统(嵌入式方向)、信息论与编码(信息处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