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委员会文件
校党发〔2015〕25号
中共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委员会
关于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教育部与团中央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教党〔2014〕40号)以及省委教育工委和团省委有关指示精神,深入持久、扎实细致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长效化常态化科学化,结合校情,现就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学校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纳入到教育、管理和服务全过程,形成课堂教学、实践养成、文化育人、制度建设、管理服务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局面,建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长效机制,使广大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系统规划,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顶层设计。
(二)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形成可示范可引领可推广的工作动力系统、激励机制和实践模式。
(三)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形成广大师生日常行为准则,增强自觉奉行和践行能力。
(四)坚持继承创新,善于运用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注重总结凝练基层创新的经验和智慧,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三、主要措施
(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目的地从理论教育、理想信念、知识传承、为人做事等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生动具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如下:
1.积极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必备品格和素质能力,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校转型发展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认真研究设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方位的系统培养要求,合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大平台,小模块,多方向,自主选择”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等构建融“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实施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一是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的理论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要构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三大类别课程体系,按照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确保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二是要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要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途径,构建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创新素质拓展体系。要将规范化的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长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因此,将素质拓展体系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项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规范化运作的教育体系,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
1.建立完善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一是推进制度建设。制定《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修订《优秀青工活动量化考评办法》。二是以品牌活动引领学生志愿服务。开展好学雷锋活动,长期开展好特殊教育学校爱心支教活动,开展好无偿献血工作;开展好各项常规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志愿类、环保类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建设好志愿者微信平台,定时发布各项志愿服务信息;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技能培训。
2.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与政府、企业、社会等按照“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建立实践育人共同体,整合各方资源,推进校外德育基地与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创建与维护,鼓励各系组织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为学生搭建创业成果转换平台。
3.深化主题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活动。深化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暑期三农服务、社会热点问题调研、走读乡村文化、文艺下乡演出、“阳光操场”爱心文具捐赠、“保护母亲河”等活动。要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城乡社区,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继续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彩虹计划”和开展爱心支教活动,长期开展扶贫济困、爱心陪护等“四进社区”的志愿公益活动。
(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育人
1.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编写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歌,通过广泛征集、教唱、展示、评比等环节,使学生牢记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组织动员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以文字、图片、视频、动漫、微电影等形式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感悟。
开学初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周”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学科学、图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宣传活动。利用形势教育报告、主题班会、团活动、升旗仪式、学生集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深入开展弘扬学校精神——我为学风代言活动,组织开展军训季、我的价值观——微言微语集锦及“明德读经班”活动,集中开展校园文化建设“3321”工程(3晚3节2校1讲坛)和“一系一品”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团校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与信仰对话”等品牌活动长期化开展。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示范导向作用。
2.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湖湘文化名人思想,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采用历史人物“六步式评点”教学法和讨论法,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以思政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和“明德读经班”为依托,挖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进行养成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和“明德读经班”为基础,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着力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着力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品牌,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成为重点学科;二是加快启动“湘中近现代历史人物研究”,并将其作为“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二级学科下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和重要支撑,努力争取把“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纳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范围。我们应充分利用湘中近现代历史人文教育资源,加强德育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常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湘中近现代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陈天华、蔡和森、成仿吾等革命家的大无畏革命牺牲精神,以进课堂、红色考察、舞台展演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艺术形式的宣传推广,通过体育竞赛、艺术展演等形式,激励学生强健体魄、磨练意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繁荣校园文艺创作。继续抓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开展好校园微电影、公益广告、核心价值观征文和核心价值观演讲等比赛。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继续开展以演绎校园生活的心理话剧汇演活动。与学校德育基地——娄底市戒毒所联合继续举办专题文艺演出。创作一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诗歌、散文、歌曲、动漫、视频、微电影等文化作品。
4.选树传颂“校园好故事”“校园好声音”。发掘和宣传校园好人好事,组织举办优秀师生代表宣讲报告会,大力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做好一年一度的“五四”表彰评比活动,开展最美团员青年评比活动,开展“校园好故事”、“校园好声音”、“魅力青年教师”、“最佳院系评比”比赛,开展“中华情”经典诵读大赛。通过评选,选树在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勤奋好学、热心助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幼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
5.推进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统一,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大学生实习道德素质建设,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考核体系。坚持依法治校,把学校各项管理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维护和保障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增强师生法治观念,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
1.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完善《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教学工作规程》、《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教师工作职责与规程》,《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教学差错及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常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
完善学生管理规定,修订学生守则,让师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的学生管理制度和政策,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丰富升旗仪式:组建国旗班,按照国旗法规范举行升旗仪式,学生代表紧扣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国旗下的演讲,学生管理部门的领导就时事政治、校内外出现的重要情况、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教育和引导。
建立《学生礼仪队管理办法》,开展好团员入团仪式,完善《主题班会考评办法》和《优秀团日活动考评办法》,修订《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学分实施办法》。
2.探索建设学生诚信档案。
坚持教育与管理、法制建设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将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推进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构建各学段有机衔接的信用约束机制,分层推进诚信档案建设。一是建立大学生诚信行为监督机制。依靠制度和舆论的监督,针对大学生在道德实践、经济生活、人际交往、学习活动中的失信行为,进行教育管理,不断矫正。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激励机制。将大学生诚信档案中记录的情况,作为大学生入党、评先评优、申请各类奖助学金、毕业生推荐就业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失信惩罚机制,实行失信一票否决制度。四是建立大学生诚信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客观的对大学生诚信进行评级。在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过程中,学生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辅导员、教师、学生都应参与其中。职能部门出台相关制度、政策、方针并参与指导考核;辅导员全面了解学生,落实档案各项内容要求,做好记录;教师要积极提供所涉学生的诚信信息,如学生到课情况、课堂表现、作业与考试中的诚信状况;学生以学生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建立自律自查组织,通过相关活动在诚信教育与档案建设中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3.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多措并举、全方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既做学问之师,更做品行之师。
加强政策引导,选树先进典型。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师德标兵评选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持续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抵制学术腐败。开展青年师德标兵、青年岗位标兵、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道德高尚、治学严谨、作风正派的先进典型,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风气。
组织教师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强素质、树形象、作表率、促发展”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完善师德教育学习培训制度,开展以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完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每年对新聘教师进行专门的岗前师德教育,对新上岗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
建立奖惩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坚持领导测评、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相结合,重点考察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对教师师德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作为资格认定、职务晋升、岗位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惩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核心价值观研究传播
1.强化工作保障。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机制,明确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把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作为干部考核考评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的重要指标。根据职责任务,在经费、人员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
2.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等省级相关理论研究平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相关课题培育工作,在已有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和教育厅思政专项课题的基础上,在校内科研项目评审、省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都予以政策倾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相关课题,并鼓励形成专门团队,通过对选题实行调研、论证、研究培养研究基础和理论水平,逐级申报科研课题,形成标志性成果。
3.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建设好使用好红飘网、校团委官方微信平台,发挥专家学者、辅导员、共青团网络宣传员队伍作用,通过推进微博进班级、深入实施“青V工程”、定期发布团工作电子杂志、定期开展微信微话题讨论,引领师生思潮,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传播。
4.积极推动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重视和加强对工作全局性、前瞻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通过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座谈研讨会等方式,研究、总结、推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形成学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中共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委员会
2015年9月25日
发: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校属各单位、各部门。
中共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9月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