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物领域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从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生产技术、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等方向,为农业种植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涉农企事业单位,培养掌握作物栽培、育种、生产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较强业务管理能力、企业经营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良好的职业素养。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认真负责、勤奋敬业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能热心于服务“三农”工作,具备适应艰苦工作环境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2、系统的专业知识。应掌握作物栽培、育种、生产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作物领域的外文资料。
3、扎实的专业技能。应具备解决农作物栽培、育种、生产及其相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与推广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经营管理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主要为国民教育系列应届和往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学历和相关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及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和非全日制学习两种学习方式。
(一)全日制学习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3个学段时间完成理论课程学习,4个学段时间到农作物栽培育种单位、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设施蔬菜农业企业的相关岗位进行轮岗专业实践,并完成学位论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得超过4年。
(二)非全日制学习方式
采取在职学习,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利用3个学段时间的周末和节假日进行授课,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在学校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4个学段时间回学生所在单位完成专业综合实践和学位论文。
四、培养过程与必修环节
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按照有利于学生到农业生产一线参加专业综合实践和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作物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划分为7个学段。其中3个学段为课程学习时段,4个学段为实践时段。具体安排如表1、表2:
表1 全日制学习培养过程中的节点及其要求
序号
| 学 段
| 时间区间
| 培养环节及内容要求
|
1
| 第一学段
| 9月-次年1月
| 1、调研实践(调研单位:育种单位、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设施农业企业)
2、调研讨论总结
3、制定培养计划
4、完成课程学分(26学分)
5、职业道德教育
|
寒假
|
2
| 第二学段
| 3月-4月
|
4月中旬小假期10天
|
3
| 第三学段
| 4月-6月
| 1、学位论文开题
2、专业综合实践(一)(实践单位:育种单位或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或设施农业企业,岗位:技术助理或经理助理)
|
7月上旬小假期10天
|
4
| 第四学段
| 7月-10月
| 专业综合实践(二)(实践单位:育种单位或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或设施农业企业,岗位:技术助理或经理助理)
|
10月下旬小假期10天
|
5
| 第五学段
| 11月-12月
| 1、完成课程学分(6学分)
2、案例讨论
3、职业道德教育
4、中期考核
5、团队协作训练
|
寒假
|
6
| 第六学段
| 2月-4月
| 1、专业综合实践(三)(实践单位:育种单位或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或设施农业企业,岗位:技术助理或经理助理)
2、完成实践报告
|
4月下旬小假期7天
|
7
| 第七学段
| 5月-6月
| 1、完成学位论文
2、论文评审与答辩
|
表2 非全日制学习培养过程中的节点及其要求
序号
| 学 段
| 时间区间
| 培养环节及内容要求
|
1
| 第一学段
| 3月-7月
| 1、制定培养计划
2、完成课程学分(14学分)
3、职业道德教育
|
2
| 第二学段
| 8月-次年6月
| 1、专业综合实践(一)(实践单位:学生所在工作单位)
2、学位论文开题
|
3
| 第三学段
| 7月-12月
| 1、完成课程学分(14学分)
2、中期考核
3、职业道德教育
|
4
| 第四学段
| 1月-2月
| 专业综合实践(二)(实践单位:学生所在工作单位)
|
5
| 第五学段
| 3月-6月
| 1、完成课程学分(4学分)
2、案例讨论
3、论文中期检查
|
6
| 第六学段
| 7月-9月
| 1、专业综合实践(三)(实践单位:学生所在工作单位)
2、完成实践报告
|
7
| 第七学段
| 10月-12月
| 1、完成学位论文
2、论文评审与答辩
|
五、课程设置与授课方式
(一)课程体系
农业推广硕士作物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以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包括4个课程模块。课程总学分32学分,另加专业综合实践6学分。
表3 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模块一:公共课(10学分)
|
1
| 政治理论课
| 36
| 2
|
2
| 英语
| 36
| 2
|
3
| 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 36
| 2
|
4
|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 36
| 2
|
5
|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 36
| 2
|
模块二:领域主干课(12学分)
|
1
| 作物栽培理论与实践
| 54
| 3
|
2
| 作物育种及种子生产理论与技术
| 54
| 3
|
3
| 植物生物技术概论
| 36
| 2
|
4
| 现代农业发展与实践
| 36
| 2
|
5
| 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 36
| 2
|
模块三:专业技能选修课(选修8学分)
|
1
| 作物科学研究法
| 36
| 2
|
2
| 作物异交栽培学
| 36
| 2
|
3
| 水稻育种学
| 36
| 2
|
4
| 瓜类育种学
| 36
| 2
|
5
| 土壤肥料学
| 36
| 2
|
6
| 农业气象学
| 36
| 2
|
7
| 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 36
| 2
|
8
| 种子营销学
| 36
| 2
|
9
| 种子推广学
| 36
| 2
|
10
| 设施蔬菜培养
| 36
| 2
|
11
| 设施栽培机电原理
| 36
| 2
|
模块四:专业拓展选修课(选修不少于2学分)
|
1
| 管理学概论
| 18
| 1
|
2
| 农业法律法规
| 18
| 1
|
3
| 中国传统文化与乡村文明
| 18
| 1
|
4
| 职业道德教育专题讲座
| 18
| 1
|
| (1)行业科技创新与道德规范讲座
|
|
| (2)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食品安全
|
|
必修环节
|
开题报告
| 第三学段
|
专业综合实践(一)
| 第三学段
|
专业综合实践(二)
| 第四学段
|
中期考核
| 第五学段
|
团队协作训练
| 第五学段
|
农业推广案例讨论
| 第五学段
|
专业综合实践(三)
| 第六学段
|
| | | | |
必须按本领域(方向)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学位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规定的必修环节。必修课70分为合格,选修课60分为合格,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方可计算学分。
表4 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模块一:公共课(12学分)
|
1
| 政治理论课
| 54
| 3
|
2
| 英语
| 54
| 3
|
3
| 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
| 36
| 2
|
4
|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 36
| 2
|
5
|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 36
| 2
|
模块二:领域主干课(10学分)
|
1
| 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 54
| 3
|
2
| 作物育种理论与技术
| 54
| 3
|
3
| 植物生物技术概论
| 36
| 2
|
4
|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
| 36
| 2
|
模块三:专业技能选修课(选修8学分)
|
1
| 作物科学研究法
| 36
| 2
|
2
| 作物异交栽培学
| 36
| 2
|
3
| 水稻育种学
| 36
| 2
|
4
| 瓜类育种学
| 36
| 2
|
5
| 土壤肥料学
| 36
| 2
|
6
| 农业气象学
| 36
| 2
|
7
| 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 36
| 2
|
8
| 种子营销学
| 36
| 2
|
9
| 种子推广学
| 36
| 2
|
10
| 设施蔬菜培养
| 36
| 2
|
11
| 设施栽培机电原理
| 36
| 2
|
12
| 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 36
| 2
|
模块四:专业拓展选修课(选修不少于2学分)
|
1
| 管理学概论
| 18
| 1
|
2
| 农业法律法规
| 18
| 1
|
3
| 中国传统文化与乡村文明
| 18
| 1
|
4
| 职业道德教育专题讲座
| 18
| 1
|
| (1)行业科技创新与道德规范讲座
|
|
| (2)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食品安全
|
|
必修环节
|
开题报告
| 第二学段
|
专业综合实践
| 第二学段、第四学段、第六学段
|
中期考核
| 第三学段
|
农业推广案例讨论
| 第五学段
|
| | | | |
必须按本领域(方向)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学位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规定的必修环节。必修课70分为合格,选修课60分为合格,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方可计算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专业学位农业推广硕士作物领域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3门主干课程《作物栽培学》、《种子学》、《作物育种学》,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二)职业道德教育
一是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二是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导师的指导内容中去;三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3次以上的专题活动,如举办“行业科技创新与道德规范讲座”,教育学生防止科技创新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开展“团队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举办以“食品安全与职业道德”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授课方式
1、坚持课堂授课与田间地头、企业授课相结合。既要在校内的课堂里向学生传授农作物栽培育种、种子生产和设施蔬菜栽培的理论知识,也要把部分课时的教学课堂放到田间地头和企业。
2、坚持理论讲授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授课方式,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精心设计培训环节,紧密结合实际,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3、学校教授授课与行业专家、企业专家授课相结合。一是大部分课程应由学校的专任教师和涉农企业专家共同承担;部分课程完全聘请涉农专家讲授;二是邀请农业主管部门领导、作物领域专家、大型农业企业和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高管人员作专题讲座。
4、实行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交替进行。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五学段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第三学段、第四学段、第六学、第七学段分别开展不同内容的专业综合实践。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联合培养
建立与省农业厅、农作物栽培育种单位、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农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建立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实现共同招生、共同管理、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教学、共同指导学位论文,使行业企业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基地和真正主体。
(二)双导师制
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校外导师主要承担实习实践、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安排一定学时进行现场教学和开题等培养工作。
(三)实践教学
在培养过程方面,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实践等贯穿于课程教学、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研究等培养全过程,保证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践教学包括完成学位论文在内不少于50%的时间,并根据多岗实践的原则,要求到育种单位或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或设施农业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践,第七学段根据完成学位论文的需要确定实习实践地点与内容。具体轮岗实践内容及时间安排见表5。
表5 全日制作物领域农业推广硕士轮岗实践内容安排
实践单位
| 实践岗位
| 专业综合实践内容与要求
|
作物育种单位
| 技术助理
| 1、开展作物育种工作,搜集、整理种质信息,撰写育种计划,要求掌握主要农作物育种技术;
2、研究和推广种子生产技术,要求能解决农业生产良种缺乏问题;
3、调查研究农作物的问题,负责科学合理使用种子,种子生产技术的宣传和培训;
4、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要求掌握品种田间试验方法与设计。
|
设施农业企业
| 技术助理
| 1、协助制定产品生产计划,积极推广优良新品种;
2、负责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制定,要求掌握产品技术方案的设计;
3、负责基地管理,要求掌握水、光、温、土、肥及病虫害的管控技术;
4、负责新产品的田间试验,掌握田间试验方法。
|
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 经理助理
| 1、协助制订营销计划和种子营销方案,要求掌握独立承担营销任务,实现营销目标的能力;
2、协助种子销售区域经理建立销售渠道,要求掌握与客户沟通、谈判的相关技能和客情关系维护的方式方法;
3、协助区域经理组织开展种子推广会和技术培训会,要求掌握会议推广的操作流程和会议传播技巧;
4、负责开展新产品的推广试验示范,要求掌握田间试验示范的方法和示范点选择的技巧;
5、负责市场信息的调研,要求掌握种子发展趋势和种子的产、供、销情况,为区域经理提供竞争情报信息。
|
注: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作物领域研究生不同学段的轮岗实践在学生所在单位完成。
七、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必须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特别是农作物栽培育种、种子生产和设施蔬菜栽培等方面的课题,能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可采用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文字不少于2万字。不鼓励以学术研究为内容的学术型论文。
(三)论文评审
要有3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1名为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领域有关问题的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创新性、工作量和应用价值。字数要求2万字以上。
(四)论文答辩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至少5-7位专家组成,至少3名来自生产实践部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要采用海报的形式公布答辩的时间、地点、论文题目、答辩人及导师等信息。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准予毕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学校颁发。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两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可补授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