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教学改革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改革 >> 正文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十二五”舞蹈学专业建设规划

发布日期:2012-10-17    作者:     来源:    点击:

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十二五”舞蹈学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15)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金沙官网加强建设、稳步发展、迎接评估、再上水平的关键阶段。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学院音乐系舞蹈学专业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建设概况

音乐系舞蹈学本科专业创办于2008年,创办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编创、表演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舞蹈专业教师,为党政、企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培养合格的文艺、宣传工作者;为民族舞蹈和现代舞蹈培养称职的传承人和创造者。

(一)建设成效

1、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要求,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 7人,其中硕士(包括硕士在读)3人,舞蹈学专业创立以来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教改科研论文10余篇,承担省级校级多项教改课题项目,有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队伍。

2、本专业2008年招生38人,2009年招生42人,2010年招生61人,2011年招生72人,2008级舞蹈学专业本科生即将毕业,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13人。

3、建立健全舞蹈教研室管理制度,教学和科研管理进一步规范。

4、制定了舞蹈学(426)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培养方案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规格符合本专业内涵,形成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5、制定了舞蹈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其中开设公共基础课13门,专业基础课程11门,专业方向限选课程9门、任选课程8门,实践课程(包括论文在内)6门。制定了修读指导,并对乐理、试唱练耳、芭蕾舞基训、舞蹈基训、中外舞蹈史、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中国古典舞身韵等主要课程进行了说明。

舞蹈学本科专业自2008年创立以来,学院领导一直重视专业的发展与建设,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现有舞蹈排练厅教室6 间,专业设施基本符合教学要求。舞蹈教研室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和谐创新品牌” 的工作理念上,认真钻研,共同努力,专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注重人才培养,结合本专业特点,在“通理论、重实践、课堂社会一条线”的办学理念基础上,提出舞台讲台“双台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确立了自身的长远发展方向,立足湘中,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培养舞蹈表,导,教三位一体高级专业人才。专业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其整体发展势态呈上升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还需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有待继续提高,专业特色有待继续培育。

2、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专任教师具有副高以职称的比例低,没有学科专业带头人,需进一步提高和优化。

3、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还不到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对接不紧密,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地方的能力还不够强。

4、教师参加教改科研比例低,人年均公开发表教改科研论文少,教改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5、教学基本条件有待改善。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基础扎实、本领过硬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立足湘中,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建成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特色的专业。

三、建设思路与原则

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同一专业中,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均属前列的专业;继续按照“双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适应社会需要,增强学科优势。本规划期内,舞蹈学专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有效提高《民族民间舞》《舞蹈创编》等主干课程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古典身韵》《现代舞基训》《艺术概论》《剧目赏析》《中外舞蹈史》等必修课,及《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现代舞基训》《舞蹈解剖学》《技术技巧》等选修课体系,实现课程整体优化,有利于学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的掌握,符合本世纪教育知识体系高师舞蹈课程体系的要求。

(二)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制定了学科建设措施,以民族民间舞蹈为方向、以艺术实践为重点,培养舞蹈人才。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挖掘优势,差异发展”的原则,进行专业的特色培育与发展,建成校级特色专业,力争省级特色专业。

(三)充分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对舞蹈赏析、中外舞蹈史等课程都建立多媒体课件。

(四)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教学听课、评课制度,巩固集体课和公开课制度。

(五)在主干课和选修课中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和艺术、教学实践。同学们自己创作排练的舞蹈晚会多场,组织参加省、市各种大型文艺晚会演出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演出。“十一五”期间,本专业董欣代同学先后参加学院“质量工程”大学生艺术研究课题活动获一等奖和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由本专业学生表演的舞蹈《枪.1934》获第七届荷花奖现当代舞蹈大赛十佳作品奖,这些科研和教学实践成果充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四、专业发展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专业教学、编导、表演、研究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舞蹈文化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层次

普通本科教育

(三)专业规模

办学规模稳定在200人左右。

(四)服务面向

立足湘中,面向湖南,辐射全国,主要为基础教育和“两型”社会建设服务。

(六)发展水平

建成校级特色专业,力争省级特色专业。

五、专业建设目标与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与措施

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紧紧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和提高办学质量,以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构建学术梯队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坚持“内培和外引并举,引进和稳定并重,培养和使用并行”的原则,按照学院“适度引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建成校级教学团队,力争省级教学团队。具体规划和措施如下:

1、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十一五”期间,本专业引进和考取在职硕士的教师有3位,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30%。力争至“十二五”末,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6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20%以上。由于本专业创建时间短,年青教师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与专业的要求还有存在较大差距,师资队伍整体结构需进一步提高和优化。

2、主要措施:

(1)适量补充引进,在三年内有针对性地拟从全国著名舞蹈院校和艺术团体引进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2—3名,教师总人数达到15名左右。

(2)合理配置资源,聘请一些国内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舞蹈教师为兼任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3)充分挖掘潜力,积极选拔推荐优秀教师晋升讲师以上职称。

(4)鼓励在职进修、选送助教外出进修和攻读在职硕士学位。

(5)充分发挥团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打造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讨

(6)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考核、奖惩、监督和教师教风评价机制,将教师教风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

1、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校、中小学培养优秀的舞蹈教师,为党政、企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培养合格的文艺、宣传工作者,为民族舞蹈和现代艺术培养传承人和创造者,培养具备一定的舞蹈理论知识,舞蹈教学能力及编创能力的舞蹈工作者。培养规格和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熟悉我国的文艺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2)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懂得舞蹈艺术发展的规律。具备舞蹈教育、表演、编导的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具有一定程度的舞蹈表演和舞蹈编排能力,了解舞蹈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并具备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4)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舞蹈教学、编创及舞蹈研究的基本能力,熟悉教育法规,掌握舞蹈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并形成初步的舞蹈教学实践能力,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获得广泛的文化素养。

(5)具有人文精神和现代教育观念,文化视野开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善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舞蹈艺术实践能力。

2、主要措施

(1) 修订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 修订舞蹈学专业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形成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3)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出适应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舞蹈艺术应用性人才。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在搞好常规教学管理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全面开展教学改革。推动教研室建设,争取学院科研教改专项经费,开展主题鲜明、具有创新价值的教研教改活动。课程设置上尽量争取与地方社会人才市场需求接轨,让湘中文化特色舞蹈走进课堂,并将当地的民族民间舞蹈专家请进课堂,如:新化梅山文化,挖掘当地民间舞蹈特色。加强基础性,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研究,规划期内,立项1-2个省级教研课题;获得2项以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结合,提升深层次的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以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为例,经历了几十年的摸索,在保存和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对原生态民间舞蹈风格素材反复整理、加工,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教学系统,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教学方法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规划期内,要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变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为“启发式” 、“研讨式”、“咨询式”;变“单向输入”为“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四)实践教学建设

本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强调专业实习与艺术实践内容的改革,规划期内,建立健全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依据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来实施实践教学,本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观摩、见习、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实践教学方案实施实践教学,如本专业“舞蹈编导”课程,教师讲解编导要点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舞蹈创作,并将自己创作的舞蹈作品进行排练演出。